团队有关秦岭羚牛遗传密码解析取得重要进展
时间:2022-05-09 05:57:32  来源:   作者:团队办公室  点击:

最近,由团队首席专家昝林森教授主持承担的陕西省林业科技揭榜挂帅项目秦岭四宝遗传密码解析及种质评价与保护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项目组首次完成了秦岭羚牛的基因组从头组装和注释工作,揭示了秦岭羚牛的分类学地位及其极低的遗传多样性。进一步研究发现,秦岭羚牛的全基因组核苷酸多样性最低,只有国宝大熊猫的三分之一。相关研究论文“Chromosome-level Genome Assembly for Takin (Budorcas taxicolo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Its Taxonomic Status and Genetic Diversity ”已于2022425日在国际权威期刊《Molecular Ecology》上在线发表。

950749e4f015413cabd50f5d2b0e7ea4.jpg

秦岭羚牛(赵纳勋

秦岭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bedfordi)与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金丝猴(Rhinopithecus avunculus)、朱鹮(Nipponia nippon)并称秦岭四宝。秦岭羚牛,又叫金毛羚牛,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列为易危级物种。现存种群数量不超过6000头,主要分布在秦岭山脉。然而关于羚牛在羊亚科中的生物学地位争论颇多,尚无定论。

535e7efdc614461fa883381ecf3311cc.jpg

羚牛的分类学地位

该研究通过基因组从头测序,成功构建了羚牛染色体水平的参考基因组(基因组大小为~2.95 Gb)。中国的特有动物羚牛和北极的麝牛是羊亚科中体型最大的动物,全基因组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羚牛与麝牛的亲缘关系最近,约于800万年前分化开来,而不是绵羊或山羊等其它羊亚科动物。群体遗传学分析发现,秦岭羚牛遗传多样性值(H)为0.038%,远低于秦岭四宝中大熊猫(0.13%)、金丝猴(0.058%)和朱鹮(0.043%)。羚牛的近交系数(FROH)高达0.217,近交程度远高于大熊猫(0.09)、金丝猴(0.15)和朱鹮(0.19),需要高度关注。这些研究结果对羚牛的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07fa59e86ec74eb9be51499b03156ccd.jpg

秦岭羚牛在“秦岭四宝”中的遗传多样性最低

该项目由我校和省林科院野生动物繁育研究中心(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救护基地)联合承担,团队李安宁副教授和博士研究生杨启蒙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昝林森教授和姜雨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111/mec.16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