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晚上,团队在N6B41教室召开了本学期第四次学术例会。团队专家王洪宝、赵春平、杨武才、成功、李安宁出席例会,团队在校研究生哈斯铁尔、杨昕冉、张文振等50位同学参会。

团队第四次学术例会现场
会上,博士研究生李炳志和硕士研究生杜鑫泽、龙凤3名同学分别汇报了各自科研进展。其中,李炳志汇报已按照博士论文整体框架,完成了ACAA2基因组织表达图谱的绘制以及质粒的构建,并预测了该基因的转录因子,但目前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如EMSA试验结果显示对照组和处理组差异不明显,下一步将就双荧光素报告酶试验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具体原因,补充完善试验。杜鑫泽汇报了最近开展的“青贮玉米对秦川肉牛精液质量的影响”的试验进展及初步结果,但个别指标中对照组和处理组差异不显著。龙凤汇报了最近开展的“Bta-miR-493对秦川牛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的研究进展,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增殖和分化相关试验,下一步将探究相关调控通路。与会师生就3名同学试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和工作建议。
接着,21级博士研究生王建芳同学结合自己硕士期间主要从事生物信息数据挖掘的研究工作,以“ATAC-seq测序技术的认识”为题,从技术介绍、文献阅读和思考认识三方面分享学习心得。ATAC-seq全称Assay for Transposase Accessible Chromatin with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即利用转座酶研究染色质可进入性的高通量测序技术,相较于其他测序方法,具有样本需求量小、测序深度要求低、一次性可得基因组全部染色质开放区的优势,但存在线粒体数据污染的缺陷。目前,在猪育种上,有RNA-seq和ATAC-seq相结合的案例。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王建芳提出了“怎么通过联合ATAC-seq、Chip-seq和LncRNA分析在各组织间进行研究?”的问题。与会师生做了点评,了解了该测序技术的售价等相关问题,并建议可以尝试利用牛基因组数据与ATAC-seq技术相结合的办法分析数据并筛选候选基因。
例会结束后,团队研究生班委会班长李炳志就实验室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动员全体研究生积极参与团队建设。我们是一个拥有近70名研究生的大团队,怎么集中力量高水平开展科研工作是一个关键问题,也是团队首席昝林森教授和团队专家最近思考和着力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目前,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试剂耗材消耗量大,归根究底还是团队建设和长远发展的问题。下一个阶段,实验室将迎来一年一度的原代细胞分离工作,在这个关键时期,要充分调动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和热情,共同保障细胞分离各个阶段的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