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团队三个科研小组集体在中心二楼会议室召开了本学期第六次学术例会。团队专家王洪宝、成功、杨武才、李安宁以及团队研究生王国华、王晓宇、杨昕冉等35位同学参加。
会上,王建芳同学首先对自己近期的试验工作做了详细汇报,主要是组蛋白甲基化对毛囊周期性生长的影响,包括样本相关性检测,H3K4m3结合位点检测,关键基因qRT-PCR验证以及ChIP-seq和RNA-seq整合分析等等。然后介绍了近期使用的一种筛选差异基因的方法——WGCNA(WeightedGeneCorrelationNetwork Analysis, 加权基因相关性网络分析),旨在寻找共表达的基因模块并构建基因之间的共表达网络,与表型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就可以挖掘其中的核心基因。与会老师对研究内容给予肯定,认为新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具有更高的精确性,可以为后续试验提供更准确的数据,同时也对存在的疑惑比如基因模块的分类依据等进行了探讨交流。杨英超同学汇报了题为“秦川牛对十种非常规饲料瘤胃发酵和小肠消化降解及影响因素研究”的试验进展,包括十种非常规饲料的营养成分分析、瘤胃降解试验、体外试验-模拟皱胃消化和小肠消化降解试验。重点讲解了瘤胃发酵试验中对饲料中的DM(DryMatter,干物质)、NDF(Neutral Detergent Fiber,中性洗涤纤维)、ADF(AcidDetergentFiber,酸性洗涤纤维)和CP(Crude Protein,粗蛋白)的测定。与会师生对试验的具体过程进行了研讨,并且建议可以对其中两种效率较好的饲料计算失水率和成本来丰富试验内容,同时在PPT制作方面建议数据呈现尽量用图,必要用表时需突出重点。
随后,田媛同学从选题意义、技术路线等几部分详细介绍了课题“锌指转录因子Snail1对牛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并汇报了目前的试验进展,主要探究了干扰和过表达Snail1基因、干扰Snail2基因以及Snail1和Snail2基因共抑制对脂肪细胞的影响,并且就实验中定量结果和细胞表型不一致的情况向与会师生寻求帮助。与会老师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建议其对Snail1本体表达量进行检测,同时多查阅文献来寻求结果的解释。李安奇同学汇报了自己关于探究ACTC1基因在前体脂肪细胞和成肌细胞分化中发挥的作用的研究内容,主要介绍了ACTC1基因是从共培养体系转录组测序的结果中筛选出来的,并简单汇报了近期的试验结果,是在分化和增殖两大部分中探究干扰ACTC1对成肌细胞的影响和过表达ACTC1对前体脂肪细胞的影响。与会师生就试验内容进行了讨论,建议其完善两大部分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提升研究工作的生物学意义。
与会老师在汇报过程中也反复对同学们提出两点要求:一是要多阅读相关文献,拓展科研思路,为自己的科研选题和试验设计奠定理论基础;二是要注意PPT制作和汇报时的条理性及逻辑性,以准确高效的形式将试验内容和结果呈现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