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举行本学期第三次学术例会
时间:2021-11-05 08:41:43  来源:   作者:孙冰  点击:

111日晚上,团队四个科研小组集体在N6B41教室召开了本学期第三次学术例会。团队专家王洪宝、赵春平、李安宁以及团队在校研究生王国华、哈斯铁尔、杨昕冉等55位同学参加。

会上,参加第二十一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大会的8位同学依次汇报,分享参会收获与体会。博士研究生张文振首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了会议的主要内容,并从肌内脂肪的分离鉴定和非编码RNA的研究思路两个方面汇报了会议中学习到的内容和感悟。大会设置了猪遗传育种、家禽遗传育种、草食动物遗传育种、基因组学与生物技术、种业科技论坛和动物育种学教学论坛共6个分会场,就良种传天下 科技创未来这一主题并结合遗传育种行业当前形势与发展趋势进行了报告和交流。博士研究生梁成成重点概述了题为“Novel alternative splicing of bovine IncFAM200B and their effects on preadipocytes proliferation”报告的研究思路和内容,并提出了干细胞与缺氧低氧结合、脂肪发育与铁死亡结合以及甲基化修饰与lncRNA结合等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于胜晨从非编码RNA、甲基化和肠道微生物三个角度汇报了会议的部分报告,并从这些报告中总结出了与生产性能相关联的问题与收获,提出了对体外研究到活体验证的看法。博士研究生张可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调控组学和多组学联合分析四个方面,结合大会的报告内容,为大家总结概括了与生物信息学相关的整体研究思路。

接着,硕士研究生冯艳荣重点讲解了两篇与脂质代谢、脂肪酸合成相关的报告,分析了其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硕士研究生邱菊结合自己课题方向,从lncRNA的研究方法、皮下脂肪和肌内脂肪差异、活体肌内脂肪含量预测三个方面做了系统汇报,提出了对新型研究方法与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看法。硕士研究生王晓慧分享了在国家战略策略型报告会和学术型报告会的学习内容,概括了动物生产试验的研究方法,包括生长性能指标测定、表观消化率测定、瘤胃内环境分析以及屠宰性能和肉质测定。新入学的硕士研究生蒋蕾分享了自己参会感受和收获。

通过参加第二十一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大会,同学们更加宏观地了解了动物遗传育种领域最新科研进展、研究方法和技术成果,拓宽了研究思路,明确了今后科研工作方向和重点。王洪宝老师在总结时提到每两年举行一次的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大会现已成为我国畜牧学科领域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深远的重要学术会议,希望大家今后积极参与,勇于表达和分享。

2019ff63fced4ee6b35fedee41160092.jpg

团队第三次学术例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