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14日,团队三个科研小组在中心二楼会议室先后举行了第8次学术例会,分享交流近期科研成果以及文献学习收获。
12月13日下午,李安宁老师主持召开第二科研小组第8次例会。青年教师杨武才、赵春平以及团队研究生张松、王力等同学参加。会上,张松、王力、再娜、李佩韦分别进行了试验进展及文献阅读汇报,其中张松同学汇报了国内外关于外泌体研究的有关情况,开阔了大家视野;王力同学汇报了其研究的两个microRNA对脂肪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的试验进展并精讲了一篇题为“Hypoxic lung cancer-secreted exosomal miR-23a increased angiogenesis and vascular permeability by targeting prolyl hydroxylase and tight junction protein ZO-1“的文献;再娜同学汇报了脂肪细胞增殖试验的结果并精讲一篇题为“Krüppel-like factor 10 (KLF10) is transactivated by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C/EBPβ and involved in early 3T3-L1 preadipocyte differentiation”的文献;李佩韦同学汇报了CGI-58和Plin2蛋白互作以及干扰Plin2对脂肪细胞表型的影响的试验结果。李安宁老师就同学们的汇报进行点评,并对研究新方向与同学们进行讨论和学习。
随后,赵春平副教授主持召开第三科研小组第8次学术例会。团队研究生夏志军、宋钰、贾鼎锌、常玮学、张立参加。会上,5位同学分别进行了科研进展及文献汇报。其中张立同学从试验设计、试验思路与结果分析等方面,分析了“β-胡萝卜素对肉牛屠宰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解释了β-胡萝卜素对肉牛净肉率、大理石花纹及背膘厚的影响机制及其在肉牛体内的转化机理,并对文献中的试验设计优缺点进行分析;常玮学同学详细介绍了肉牛饲养试验中生长性能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屠宰性能指标及瘤胃指标在实际生产中的意义及测定方法。贾鼎锌同学从试验牛冷应激下的行为观察、抗氧化指标测定等方面,分析了“冷应激对荷斯坦奶牛与三河牛的维持行为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并对文献中的试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夏志军同学汇报了三个月以来的试验进展,指出由于天气较冷,已适当调整了试验牛的精料添加量,即将进行试验牛的表观消化率的测定;宋钰同学汇报了两周以来的试验进展,目前已经完成了四种饲草样品的瘤胃降解试验,即将进行另外十二种饲草样品的瘤胃降解及准备小肠消化试验。所有汇报结束后,赵老师对同学们提出具体要求,希望同学们要选择质量较高、有学习借鉴意义的文献进行阅读;已开展试验的同学务必并抓紧时间,按计划有条理地完成试验的每一个环节。
12月14日上午,王洪宝副教授主持召开团队第一科研小组第8次例会。团队专家江中良、梅楚刚以及该小组全体研究生参加。会上,苏晓彤同学对近期科研工作进行了汇报,包括筛选最合适的NENF重组蛋白浓度以及肌细胞观察结果;王世杰同学汇报了WB试验结果以及甲基化结果;邵建航同学汇报了学习有关miR-233文献的情况。团队老师及同学对所有汇报人的汇报进行讨论学习总结,希望同学们对试验结果抓紧整理分析,不断总结完善试验研究,出高水平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