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峰博士在实验室
刘永峰,生于1981年3月,陕西户县人,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在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主要从事食品营养学、食品毒理学、牛肉牛奶品质提高与分子调控及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推广工作。
刘永峰2004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学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2004-2010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牛业团队学习深造(师从昝林森教授),先后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学学科点读研并获农学硕士和理学博士学位,其博士学位论文分别于2010年和2012年被评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和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2013年被陕西省科技厅授予“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称号。
多年来,刘永峰博士围绕肉牛奶牛功能基因筛选和挖掘、牛肉与牛奶分子营养调控,以及肉乳产品开发、畜产品营养调控、食品质量检测等开展研究工作。基于优质高效原则,从牛胴体品质和生长发育调控两方面开展功能基因挖掘和生产性能分析,筛选了15个功能基因,发现了30多个变异位点,并应用于具有潜在生产能力的肉牛、奶牛的选择。其次,采取超声波技术辅助提高牛肉营养价值,参与开发了“秦川牛高、中档牛肉生产加工全过程质量跟踪与追溯信息管理系统”并成功应用。另外,从牛奶、奶酪副产物以及苹果渣等农副产品中提取了活性物质环核苷酸,结合第二信使理论和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环核苷酸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规律,并正在开发新型乳制品。研制了一种适用于大规模基因型鉴定的牛奶中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可用于牛奶品质的检测和新鲜度的鉴定,并已申请了发明专利。这些研究结果和想法,先后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陕西省科技厅、西安市科技局、陕西师范大学等部门10余个项目的支持。
刘永峰博士勤于思考,乐于实践。无论在校学习还是毕业工作,他总是勤勤恳恳,吃苦耐劳,一步一个脚印。工作一丝不苟,经常加班加点。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所参与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得2011年度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2012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6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2008年西安市软件业职工高技能人才技能大赛优秀奖、2004年第二届中国乳业科技大会优秀论文奖、2008年CCTV三农人物推介活动“和谐新农村”论文一等奖等荣誉。同时,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他还获得了2013年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等部门授予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荣誉,先后指导多个国家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并获奖。累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授权5项),完成科学技术成果4项,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15篇(第一作者9篇)。
刘永峰博士还兼任陕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农学会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分会理事、陕西省分析测试协会成员、陕西省中小企业首席工程师、西安市农业科技特派员等职,并受聘担任《食品科学》、《食品工业科技》、《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等期刊审稿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