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牛是中国著名的坟良种黄牛,因产于陕西八百里秦川而得名,具有体躯高大、役用能力强、肉用性能好、遗传稳定、适应性好等优点。它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的8000~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其野生祖先可能就是短角型的亚洲原牛。秦川牛的形成,与长期饲喂具有“牧草之王”美称的紫花苜蓿有重要关系。目前,陕西关中地区秦川牛及其改良牛的饲养量约150万头左右,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 秦川牛的选育
1.1 选育的理论基础
秦川牛选育提高目前多采用本品种选育法进行。其理论依据是,秦川牛肉用性能突出,遗传稳定,适应性强,是不可多得的地方良种黄牛基因库,具有重要的开发性利用价值。但其尻部尖斜,股部肌肉欠充实,影响载肉量。本品种选育的目的不仅要保持秦川牛自身的优良特点、特性及生产性能,而且还要在保持纯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发展和提高,使之更适合于国民经济的需要。根本的办法是通过测交选择显性纯合子公牛留种,使不利基因频率每代下降一半;或对公母牛同时选择,使其F1代达到纯化。邱怀(1984)在起草制订秦川牛陕西省标准(简称《省标》)和国家标准(简称《国标》)时,针对秦川牛朝肉役兼用方向发展的趋势,在体尺中取消了“管围”,增加了“坐骨结节宽”,目的就是要保持和发展秦川牛原有的特性和优点的基础上,着重克服其后躯发育不良、股部肌肉不够充实和乳房发育不良等缺点。
1.2 秦川牛选育效果
近20年来,在各级政府和广大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秦川牛数量和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数量由1976年的35万头增加到现在的70万头,增长了1倍。尤其是实施《省标》和《国标》以来,秦川牛的体质外貌发生了明显变化,体格普遍增大,膘肥体壮,结构匀称,紫红及红色被毛显著增加。据对扶风、蒲城两个保种县核心群和非核心群所产初生、5~6月龄犊牛和1岁小牛体尺、体重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核心群所产小牛比非核心群所产的小牛各项体尺、体重指标明显提高(表1),其中坐骨端宽和体重变化最大,且随着年龄的增大,选育的效果表现得越充分。
由于《省标》(修订本)和《国标》突出了秦川牛肉用性状的选择,因而促进了秦川牛肉用性能的提高。表3是13月龄的秦川牛与著名肉牛品种夏洛来、安格斯胴体组成的比较。不难看出,秦川牛的很多肉用性能不亚于夏洛来和安格斯,其肉质风味更非国外肉牛品种所可比拟。
1.3 秦川牛改良地方黄牛效果
上已述及,经过选育的秦川牛,其肉用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其种用价值也得到了普遍认同。安徽、河南、宁夏及省内各地引进秦川牛改良当地土种黄牛,使土种黄牛的体尺体重得到了改善和提高,尤其是后躯发育加强,体尺增加幅度较大,体重增加十分显著(表4),而且秦杂牛的屠宰率、净肉率达到了53.0%和 40.5%,较土种黄牛的45.8%和35.6%分别提高7.2和4.9个百分点,充分反映了秦川牛的种质特征。
2 秦川牛的改良
2.1 改良的理论基础
杂交是改良品种的有效手段,与选育的目的虽然相近,但速度和结果都有效得多。就秦川牛而言,虽然其多数性状堪称优势,但后躯发育不佳,挂肉率差,则是美中之不足,用本品种选育办法纯化提高,效果虽然明显,但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单纯的选育就有些力不从心了。导入杂交可利用另一品种的优点在不改变秦川牛选育方向,保留其大部分优点的前提下,使其后躯发育不良的缺点得以迅速纠正,而不是对秦川牛进行彻底改造。秦川牛改良一般导入外血量不超过1/8~1/4。导入外血过高,不利于保持秦川牛的品种特征。牛群趋于理想时则横交固定。15年来,我们针对秦川牛的品种缺陷,先后引进了丹麦红、短角牛等优良品在非保种区改良秦川牛,目前秦川改良牛已达80万头以上。
2.2 秦川牛乳用性能改良效果
根据黄牛改良方向和各地经济发展现状,城郊地区及乳业发达的地区,主要引入黑白花奶牛、西门塔尔牛和丹麦红牛的冻精来改良秦川牛,使其朝奶肉兼用方向发展。结果表明,丹秦F1母犊1月龄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腰角宽、坐骨端宽、胸深、胸宽、体重分别比同月龄秦川牛提高6.3%、9.6%、20.3%、18.0%、7.3%、36.1%、5.6%、11.7%、43.9%; 6月龄比秦川牛同期增长4.5%、2.3%、2.5%、1.3%、4.5%、10.8%、1.6%、15.8%、4.5%;其产奶量杂交一代母牛较秦川牛(715.8kg)提高1~3倍,二代母牛可提高3~4倍。在农村较差饲养条件下,若校正为标准乳,则可达2015kg。黑秦F1和西秦F1在一般农村饲养条件下,平均产奶量达1200kg,最高可达3000kg以上。
2.3 秦川牛肉用性能改良效果
秦川牛的肉改主要集中在经济欠发达的川塬地带和丘陵山区,主要引入肉用性能优越的短角牛和利木赞牛进行改良。尤以短角牛改良效果为佳。
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短期肥育后的1岁试验牛除熟肉率变化不显著外,杂交牛的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眼肌面积和眼肌重等5项指标较秦川牛均有极显著或显著提高,幅度分别为8.66%~9.01%、5.23%~7.66%、7.23%~47.09%、27.13%~28.77%和43.26%~48.88%。其效果短秦F1较短秦F2为好(表5),主要原因在农村饲养条件差,不宜饲养高代杂种牛。另外,导入短角牛可使秦川牛的胴体部位的产肉量得以程度不同地提高,尤以短秦F1杂种牛之结果为优,在增加前肢产肉量8.66%~9.01%的同时,后肢的产肉量明显增加,幅度为8.50%~9.71%,整个胴体产肉量也相应增加5.80%~8.59%,达到显著水平(P<0.05)。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