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牛系我国良种黄牛,具有体躯高、毛色紫红、体躯长而宽、结构匀称、早熟性好等优点,其肉用、役用性能尤为突出,但其缺点如尻部尖斜,大腿肌肉不够发达,影响优质肉块的生产,以及乳房发育较差,产奶量低,生长缓慢等。近年来,黄牛奶肉改良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了检验短角牛改良秦川牛的效果,我们特开展了此项研究,旨在对比分析短秦F1、F2和秦川牛的肉用生产性能,为今后黄牛改良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牛及其分组
试验牛随机选自眉县黄改示范点,设短秦F1、短秦F2和秦川牛3组,每组各4头,平均年龄12月龄,试验牛的体尺和体重见表1。经检验,各组牛体尺、体重均差异不显著。试前对牛进行编号、去势、驱虫和防疫。
1.2 试验分期及试验牛饲养
试验自1993年12月1日开始,1994年元月30日结束。肥育期62d,试验共分3个阶段进行,前期15d(1993年12月1日至1993年12月15日),中期16d(1993年12月6日至1993年12月31日);三阶段牛饲喂水平见表2。精料为专门调制的配合饲料,粗料为秸秆和酒糟。各组牛均单槽饲喂,每日3次,精、粗料混合饲喂,每天称测精、粗饲料之剩余。
1.3 屠宰试验及数据处理
试验开始、中期及结束时各连续2次空腹测定牛之体尺、体重、取其平均值。试验结束时,对全部试验牛进行屠宰,参照国家标准进行取样和称测,所获数据均在计算机上处理,检验其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牛体尺、体重变化
从表3不难看出,导入短角牛可使秦川牛后躯发育不良之缺陷得以纠正,腰角宽增加66.37%~68.52%,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宽增加8.75%~11.58%,差异显著(P<0.05),短秦F1、F2的体重较秦川牛也有明显增加,幅度为4.17%~6.51%(P<0.01)。其余体尺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结果不显著(P>0.05),其改良效果短秦F1较短秦F2为好。
2.2 试验牛屠宰性能变化
表4表明,除熟肉率3组牛结果不显著外,杂交牛的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眼肌面积和眼肌重等5项指标较秦川牛均有极显著或显著提高,幅度分别为8.66%~9.01%、5.23%~7.66%、7.23%~47.09%、27.13%~28.77%和43.26%~48.88%,其效果短秦F1较短秦F2为好。
2.3 试验牛胴体产肉量变化
从表5可以看出,导入短角牛可使秦川牛的胴体部位的产肉量得以程度不同地提高,尤以短秦F1杂种牛之结果为优,在增加前肢产肉量8.66%~9.01%的同时,后肢的产肉量明显增加,幅度为8.50%~9.71%,整个胴体产肉量也相应增加5.80%~8.59%,达到显著水平(P<0.05)。胴体前肢、后肢及体躯3部分产肉量的比例也得以优化,即前肢产肉量占胴体总产肉量的比例下降0.05%~0.44%,而后肢部分则相应提高0.46%~0.16%,体躯部位产肉量增加3.04%~8.58%,但占胴体总产肉量的比例则变化不大。显然,这与杂种牛后躯发育良好有关。
2.4 试验牛肉质化学分析
从表6可以看出,短角牛改良秦川牛,其后代肉质化学组成差异不大,说明短秦F1短秦F2可保持秦川牛良好的肉脂品质,而不致使改良工作顾此失彼。
3 讨论
导血改良是黄牛改良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几年来的实践证明,用短角牛改良秦川牛,可使秦川牛的产肉性能明显提高。本试验结果与楼观台牛场、乾县牛场等地的试验结果相似,但也有不同之处。如有些试验结果表明,短秦F2(即高代杂种牛)的改良效果优于短秦F1(一代杂种牛),而本试验结果则相反。早在1868年,达尔文就指出,近交一般产生逐渐的但能积累的效应,而杂交则通常在第一代就表现出充分的效应,这种科学的概括至今仍是确定无疑的。本试验结果印证了前人科学定论。究其原因,一是高代杂种牛较一代杂种牛,其种质特征更趋近于短角牛,但杂种优势有所减弱;二是短角牛营养水平要求较高,其改良后代亦然,而且杂交代数愈高,营养水平要求愈高,而大部分地区多用常规法饲养杂种牛,致使高代杂种牛的和平潜势难以发挥。本试验虽然也采用了配合饲料喂牛,但由于缺乏杂种牛的营养标准,其配合饲料仍有进一步完善之必要。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