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牛是我国优良的地方黄牛品种之一,因产于陕西八百里秦川而得名。经过历代科技工作者精心选育,秦川牛终于成为躯体适中、肉用性能好、遗传稳定、适应性强、肉役兼用的地方黄牛品种,秦川牛由于品种自身的原因,加之饲养管理不善等,致使其生长缓慢,后躯发育欠佳,屠宰率和净肉率等都比较低,不符合肉牛业对专门化品种的要求。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保持该品种优良特性,提高屠宰率,使秦川牛由肉役用向肉、乳兼用用方向发展。西门塔尔牛作为乳肉兼用大型品种,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强、肌肉发达、产肉性能良好等优点,肉用、乳用性能均佳。近年来,在我校专家的指导下,许多地方引用西门塔尔牛冻精对秦川牛进行肉、乳兼用用方向的杂交改良。本文旨在通过西秦F1 体尺测量分析,揭示西门塔尔牛牛改良秦川牛的杂交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
2005年4月3日~2005年5月12日。
1.2 试验地点
陇县。
1.3 测量器材
测杖、卷尺、钢尺、圆形测定器等;
1.4 试验方法
1.4.1 体型外貌 对西秦F1和秦川牛的体型外貌进行比较区别。
1.4.2 体重、体尺生长发育 (1)对体高、体斜长、胸围三项体尺的比较:选择西秦F1(n=174)和秦川牛(n=250)分别测量1月龄、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36月龄、48月龄、60月龄时的体尺,进行比较分析。(2)对体重的比较:选择60月龄西秦F1和秦川牛各32头进行测量,进行比较分析。(3)13项体尺的比较:选择60月龄西秦F1和秦川牛各12头进行测量,进行比较分析。(4)通过调查当地西秦F1与秦川牛的泌乳性能,进行比较分析。
1.5 操作与方法
1.5.1 测量前的准备 使牛站立于平坦的地面上,姿势要端正,4腿成两行,从前往后看,前后腿端正;从侧面看,左右腿互相掩盖。背要不弓不凹,头自然前伸,不左顾右盼,不昂头或下垂,待体躯各部呈自然状态后,迅速、准确的进行测量。
1.5.2 体尺指标的测量
体高:由?甲最高点至地面的距离。
胸宽:两肩胛后缘之间的最大距离。
胸深:肩胛骨后方从髻甲到胸骨的直线距离。
腰角宽:两腰角外缘间的距离。
坐骨端宽:左右坐骨结节最外隆凸间的宽度。
胸围:肩胛骨后角处体躯的周径。
体斜长:肩端至坐骨端的距离。
十字部高:两腰角的中央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头长:额顶至鼻颈上缘的距离。
最大额宽:两眼眶的最远点距离。
腰长:最后胸椎棘突的后缘至腰角前缘切线的水平距离。
后腿围:右侧的后膝前缘,在尾下饶胫股间至左测后膝前缘的半圆周径。
1.5.3 体尺指数的计算
肢长指数=(体高-胸深)/体高×100表示牛四肢的相对长度
体长指数=体斜长/体高×100表示各部位是否育完全
胸深指数=胸深/体高×100表示表示胸深的相对发育
胸宽指数=胸宽/胸深×100表示胸部深宽的相对发育
体躯指数=胸围/体斜长×100表示躯干容量的发育程度
臀宽指数=坐骨宽/腰角宽×100表示臀部的相对发育程度
额宽指数=最大额宽/头长×100表示头部的相对发育程度
胸围指数=胸围/体高×100表示体躯骨骼的相对发育程度
肉骨指数=腿围/体高×100表示四肌的发育程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长发育
2.1.1 不同月龄西秦F1和秦川牛的体尺(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西秦F1的体高、体斜长、胸围在1~60月龄均比当地秦川牛有较大提高。1月龄时平均体高、体斜长、胸围,分别提高了13.66%、7.57%、5.64%,其中以体高增加最为明显,其次依次为体斜长、胸围,且差异极显著(P<0.01)。
6月龄时平均体高、体斜长、胸围,分别提高了17.07%、18.04%、20.03%,其中以胸围增加最为明显,其次依次为体斜长、体高,且差异极显著(P<0.01)。
12月龄时平均体高、体斜长、胸围,分别提高了8.71%、14.38%、13.14%,其中以体斜长增加最为明显,其次依次为胸围、体高,且差异极显著(P<0.01)。
18月龄时平均体高、体斜长、胸围,分别提高了16.2%、35.84%、20.17%,以体斜长增加最为明显,其次依次为胸围、体高,且差异极显著(P<0.01)。
36月龄时平均体高、体斜长、胸围,分别提高了2.61%、16.35%、26.99%,其中以胸围增加最为明显,其次体斜长,差异极显著(P<0.01),体高增加幅度最小,差异显著(P<0.05)。
48月龄时平均体高、体斜长、胸围,分别提高了1.48%、9.27%、7.83%,其中以体斜长增加最为明显,其次胸围,差异极显著(P<0.01),体高增加幅度最小,差异不显著。
60月龄时平均体高、体斜长、胸围,分别提高了3.03%、2.06%、7.95%,其中以胸围增加最为明显,差异极显著(P<0.01),其次为体高、体斜长,差异显著(P<0.05)。24月龄时平均体高、体斜长、胸围,分别提高
2.1.2 体重
2.1.3 体尺
由表3可知,西秦F1的十三项体尺中,唯腰长比秦川牛减少1.28 cm,体高、体斜长、胸围、胸深、胸宽、十字部高、头长、最大额宽、腰角宽、坐骨端宽、臀直长和后腿围分别较同龄秦川牛增加3.35cm、2.58cm、12.16cm、2.56cm、5.72 cm、 8.54 cm、1.64 cm、0.59cm、4.16 cm、2.90 cm、1.46 cm和7.07cm,各提高了3.03%、2.06%、7.95%、4.70%、16.45%、7、94%、4.04%、3.11%、10.08%、12.12%、3.78%和9.91%,可看出,其中胸宽增加最为明显,其次依次为坐骨端宽、腰角宽、后腿围、胸围,差异极显著(P<0.01),十字部高、胸深增加也较明显,差异显著(P<0.05),体高、体斜长、头长、最大额宽、臀直长虽也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
1/2 1 2 下一页 尾页